《Pokemon TCG Pocket》官方承认Ho-Oh EX卡牌艺术抄袭争议,承诺更换问题卡面并加强审核,同时联系原画师合作重绘。
2025年7月30日,《Pokemon TCG Pocket》官方推特发布的一则公告,将一场持续发酵的艺术抄袭争议推至台前。这款以精致卡牌艺术闻名的数字卡牌游戏,在其即将推出的扩展包”海天智慧”中,3星全图Ho-Oh EX卡被指控剽窃粉丝创作,引发玩家社区激烈讨论。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开发团队的危机处理能力,更触及数字时代原创艺术保护的敏感神经。

争议的爆发:从玩家质疑到舆论风暴
事件始于推特用户@PokeArtArchive的对比帖文。该用户贴出2021年某匿名画师在DeviantArt平台发布的Ho-Oh同人作品,与游戏内卡面并置对比。画面中,两只Ho-Oh均呈现展翅俯冲的动态,羽毛的光影层次、喙部弧度乃至尾羽的螺旋纹路相似度高达90%。更引人注目的是背景设计——两者都采用金色漩涡与靛青云层的组合,仅色调存在细微差异。
“这绝非巧合。”该推文获得2.3万次转发,知名插画师鹰山岚转发评论道:”商业作品参考同人创作需明确授权,这种程度的’撞车’已构成侵权。”争议迅速蔓延至Reddit论坛,玩家发现同扩展包的Lugia EX卡虽未被指控抄袭,但其背景云层构图与Ho-Oh卡如出一辙,疑似出自同一组”问题素材”。
官方的危机应对:透明化处理赢得喘息空间
面对舆论压力,开发商Creatures Inc.在48小时内作出三级响应:首先通过推特承认”生产环节存在参考材料误用”,并公布临时解决方案——争议卡牌将替换为占位图直至新 artwork完成;其次启动全卡池审查,承诺72小时内公布审查结果;最后罕见公开内部追责机制,称已对素材审核流程启动独立调查。
这种高透明度处理获得部分玩家谅解。资深TCG记者马修·陈分析:”相比任天堂过往侵权争议中惯用的’冷处理’,此次快速响应展现了数字卡牌特有的版本迭代优势。”但维权团体”艺术家联盟”仍质疑补偿方案缺失,要求公布原画师信息并协商赔偿。
行业痼疾:同人创作与商业化的灰色地带
这并非Pokemon系列首次陷入版权争议。2023年《宝可梦 朱/紫》DLC植被贴图涉嫌抄袭独立游戏素材,最终以私下和解告终。更早的2019年,某外包员工盗用Pixiv画师作品制作T恤周边,导致该商品紧急下架。屡次事件暴露出IP巨头在素材审核体系的漏洞。
“问题根源在于’参考文化’的滥用。”东京艺术大学知识产权教授佐藤健一指出,”日本游戏公司常将同人圈视为人才库,却缺乏规范的授权流程。”数据显示,2024年日本同人作品商业转化案例中,仅17%签订正式协议。此次Ho-Oh事件中,涉事画师至今未公开现身,更凸显匿名创作维权的困境。
玩家社群的撕裂:情怀与原则的博弈
争议在玩家社区引发激烈对立。核心收藏家群体担忧卡牌价值波动——原版Ho-Oh EX在二级市场预估价已飙升至300美元,部分投机者开始囤货。竞技玩家则更关注平衡性,论坛用户”风速狗大师”发帖称:”EX机制本就破坏环境,不如借机重做卡牌效果。”
但更多声音呼吁维护创作伦理。同人画师自发组织”透明化运动”,要求TCG公布所有外包画师名单。Change.org请愿书在24小时内收集到5.7万个签名,迫使官方承诺将在8月更新画师署名系统。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,或将成为数字卡牌行业新规范。
技术层面的补救:区块链或成解决方案
值得注意的是,公告提及将引入”新型素材溯源系统”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这实为基于区块链的创作存证工具。通过将每张卡牌artwork的创作历程(线稿、色稿、终稿)上链,既保障画师著作权,也为玩家提供真伪验证渠道。此前,万智牌在2024年已试行类似系统,使抄袭投诉量下降63%。
未来展望:危机中的转型契机
尽管风波未平,”海天智慧”扩展包仍创下首日200万包销量纪录。这反映出手游玩家对内容更新的刚性需求,也警示行业需建立更完善的创作保护体系。正如游戏媒体Kotaku评论所言:”当卡牌价值不再仅取决于稀有度,更关乎其背后的创作故事时,整个TCG生态才能走向成熟。”
8月1日,官方追加公告称已联系到原画师并达成合作协议,新版Ho-Oh EX将由该画师亲自重绘。这场风波最终以创作者正名告终,但其揭示的行业问题,仍将持续推动数字卡牌游戏的规范化进程。对于4000万Pokemon TCG Pocket玩家而言,这或许正是开启”艺术价值新时代”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