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午睡室到人性化变革:世嘉开发文化的时代缩影

上世纪90年代至2012年间,世嘉为加班开发者配备午睡室和淋浴设施,”以司为家”成为常态,折射出日本游戏产业高强度开发的年代缩影。


深夜的世嘉办公室,灯光未熄。程序员伏在桌前,手指仍在键盘上飞舞;美术师趴在桌边小憩,身旁散落着无数草图。走廊尽头,淋浴间的水声淅淅沥沥,有人正洗去一天的疲惫,准备在午睡室的简易床上度过另一个夜晚。

这不是某部描写职场残酷物语的日剧场景,而是上世纪90年代至2012年间,世嘉开发团队的日常缩影。


一、“住在公司”:时代洪流中的开发现场

“那个年代,世嘉的每一间新办公室都配备了午睡室和淋浴间。”资深开发者Toru Yoshida在近日的访谈中回忆道。他与《梦幻之星》《樱花大战》团队的另外两名核心成员——Toru Ohara和Takaharu Terada——共同回顾了那段几乎“以司为家”的岁月。

“即使在2000年代,羽田的两个基地仍然保留着这些设施,”Yoshida的语气平静,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,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人们真的是在办公室里‘生活’着的。”

这番话背后,是日本游戏产业黄金年代的光荣与阴影。彼时,世嘉正与任天堂、索尼等巨头激烈角逐,市场对游戏内容与推出速度的要求日趋严苛。为了赶上发行窗口、打磨作品细节,开发团队不得不争分夺秒。而公司提供的淋浴与睡眠设施,看似是一种福利,实则成为高强度加班文化的“制度化配套”。


二、从“理所当然”到“重新审视”

在九十年代的日本企业社会中,这种开发节奏并不罕见。“过劳”某种程度上甚至是“敬业”的代名词。尤其是在游戏、动画等创意产业,“彻夜赶工”被许多人视为实现梦想的必要代价。

“那个时候,大家似乎都默认了这样的节奏,”另一位受访者Takaharu Terada坦言,“我们为热爱的事业付出,但也确实牺牲了健康与家庭时间。”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紧缩文化”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浮现。身心俱疲的员工、逐渐下降的创新效率、以及行业中对工作生活平衡(Work-Life Balance)的呼声越来越高……世嘉也终于在2012年后逐步取消了午睡室与淋浴间的设置,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

三、文化的嬗变:从“睡在公司”到“健康开发”

事实上,世嘉的开发文化变迁正是整个游戏产业进化的缩影。近年来,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美,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可持续的开发模式。《塞尔达传说》制作人青沼英二曾公开表示“绝不鼓励加班”,而独立游戏团队也更倾向于采用灵活迭代的节奏。

这并不是说过去的付出毫无意义——那个时代的开发者们确实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,但今天的行业更意识到:真正的创造力无法在持续透支的环境中延续。

“我们现在更注重计划性和效率,而不是单纯拉长工时,”一位现任世嘉员工私下表示,“公司开始推行项目管理工具、敏捷开发,甚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。”


四、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

尽管那段“睡在公司”的岁月充满艰辛,但几位开发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它。“那是一段热血的年代,”Toru Ohara说,“我们为了做出令人难忘的游戏而凝聚在一起,这份初心是真实的。”

但他也强调,行业必须向前看:“如今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、更合理的流程,最重要的是,我们更懂得‘人’才是创造的根本。”

的确,游戏开发本质上是“人”的事业——是开发者们用时间、热情与想象力构筑的世界。而一个健康的行业,应该让这些创造者既能追逐梦想,也不失去真实的生活。


本文由「游戏人文观察」原创出品,
当我们谈论游戏时,我们也在谈论创造游戏的人。


​点击关注本文作者,查看更多行业人文故事 >>​


本文部分素材来源:Automaton访谈、世嘉开发团队口述;
配图来源:SEGA、《索尼克 x 暗影世代》官方宣传图像;
应受访者要求,部分内容已做匿名化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