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行业表面繁荣背后,超六成从业者因高压工作、频繁裁员和社交媒体压力难以坚守超过十年。
一场席卷游戏行业的隐形危机正在蔓延,无数怀揣梦想的开发者被高压工作、频繁裁员和社交媒体压力推向崩溃边缘。
2018年,拳头公司罢工事件爆发,Epic被曝压榨员工丑闻,游戏行业的黑暗面首次大规模暴露在公众视野中。这些事件不是孤例,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。
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(IGDA)的最新调查显示,64%的受访者进入游戏行业不到10年——这意味着仅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在这个行业坚守超过十年。
01 行业井喷,从业者流失率惊人
游戏产业正经历黄金发展期,市场研究公司Newzoo数据显示,2019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预计达1521亿美元,同比增长9.6%。然而在这片繁荣背后,却隐藏着从业者大量流失的危机。
IGDA对963名游戏开发者的满意度调查描绘出一幅严峻图景:仅36%的开发者从业超过10年,超六成从业者尚未达到这个里程碑就已经转行。
“游戏行业经过近年井喷发展趋向成熟,玩家们喜迎赶着搭末班车的成吨大作,开发者们却逐渐开始了岗位之外的战斗。”Take This白皮书这样描述当前行业的矛盾现状。
02 高压文化,53%开发者遭遇持续超负荷
调查中,53%的开发者承认他们的工作场所经常出现“高压事件”。这些开发者普遍认为,每周超过60个小时的工作容易令他们感到压迫不堪。
Take This将“高压”明确定义为“超过传统的每周40小时工时的持续性长时间劳作”。尽管部分公司如R星和任天堂已官方宣布为员工减负,但实际调查表明,超过半数的游戏公司仍在超负荷运作。
这种高压文化直接导致了从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。视频游戏心理健康组织Take This在白皮书中详细揭示了游戏业界从业者们的精神健康现状,指出长期超时工作已经成为行业“标配”而非例外。
03 裁员风波,动摇行业信任根基
游戏行业人员低维持率还源于频发的裁员事件。裁员的效果不仅影响被裁者,还会在整个社群发散,导致整体员工失去对公司的信任、甚至对游戏业界的信任。
自2018年起,Telltale Games、Runic Games、动视暴雪、亚马逊、ArenaNet等诸多知名企业或开发商纷纷裁员甚至倒闭,这些事件为整个游戏业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。
一位匿名开发者表示:“每次听到同行被裁的消息,都会让我质疑这个行业的稳定性。我们投入无数心血,却连基本的工作保障都难以获得。”
04 社交媒体,从业者的“次级压力源”
日益兴盛的社交媒体,成为了游戏行业从业者的“次级压力源”,如同定时炸弹一般。六月底油管主播Etika因抑郁而自杀的事件震惊了整个行业,其中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是导致他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开发商和开发人员在与社区达成更紧密沟通的同时,也给了任何人向他们发泄负面情感的机会。社区粉丝们的要求对开发者们来说往往更接近于无理取闹,反而不利于正常开发进程。
“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,”一位独立游戏开发者坦言,“它让我们能够直接与玩家交流,但也让我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和精神负担。”
05 工会呼声,从业者的自救之路
面对这些挑战,游戏从业者开始寻求组织化的解决方案。2018年GDC独立调查显示,4000名开发者中47%的人认为应该成立工会,这一比例较往年有明显提升。
但同一调查也显示了现实的困境:只有21%的人相信他们的工作场所会真的组建起工会来。工会组建面临来自管理层的阻力以及行业内部的分歧。
不过,工会支持的上升趋势表明,游戏开发者正在意识到集体行动的力量。从去年开始的行业动荡已经让越来越多从业者意识到,必须通过组织化方式来争取自身权益。
工会支持的上升趋势表明,游戏开发者正在意识到集体行动的力量。从去年开始的行业动荡已经让越来越多从业者意识到,必须通过组织化方式来争取自身权益。
世代更替之际,游戏行业站在十字路口。是继续维持高压文化换取短期利益,还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行业必须做出选择。
毕竟,没有健康快乐的创造者,何来打动玩家的游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