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丝之鸽》梗源于《空洞骑士》续作《丝之歌》自2019年公布后长期跳票,玩家从期待转为自嘲,形成每逢发布会就“扮小丑”的集体文化,反映了对精品游戏的漫长等待与不离不弃的期待。
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,“等待”早已成为玩家们熟悉的常态。从《GTA6》到《半衰期3》,再到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,这些备受期待的作品似乎都在印证着一个事实:精工出细活,好事总需多磨。而在这些“有生之年”系列中,《丝之歌》的等待之旅尤为特别——它从一个承诺开始,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贯穿整个游戏文化的集体期待。

时间回到2014年,澳大利亚独立游戏工作室Team Cherry在Kickstarter上发起众筹时,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,他们打造的《空洞骑士》会成为一代玩家心中的经典。那个最初只是Game Jam原型的游戏,在玩家们的支持下不断成长,最终在2017年绽放为一场令人难忘的冒险。
众筹时的延伸目标中,有一个承诺格外引人注目:第二位可操作角色“大黄蜂”。她矫健的身影、利落的攻击方式,以及神秘的背景故事,让无数玩家为之着迷。大家都期待着能亲自操控这位飒爽的角色,在圣巢的废墟中穿梭战斗。
然而,等待的种子就此埋下。
2019年2月14日,情人节当天,Team Cherry给了所有玩家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正式公布。原来,开发者们在设计大黄蜂的过程中迸发了太多灵感,原本计划的DLC内容已经无法容纳他们的创意。于是,一个大胆的决定诞生了:将DLC扩展成一款完整的续作。
这个消息让玩家社区沸腾了!预告片中,大黄蜂在新王国“菲亚松”中飞檐走壁,战斗行云流水,画面更加精美,系统更加完善……一切都预示着这将是场更加精彩的冒险。当时没有人想到,这场期待的盛宴,会延续如此之久。
从2019年到2025年,时光悄然流逝。六年时间,足以让一个中学生完成学业,足以让一段感情从热烈到平淡,足以让世界经历一场疫情又重新复苏。而《丝之歌》的消息,却总是如蜻蜓点水,稍纵即逝。
在这漫长的等待中,玩家社区自发形成了独特的“丝之歌文化”。每逢任天堂直面会或Xbox发布会,玩家们就会提前准备好小丑妆,半开玩笑地期待着《丝之歌》的新消息。当发布会再次以没有《丝之歌》告终时,社交媒体上便会涌现出各种小丑表情包,玩家们以自嘲的方式化解失望,同时坚定地保持着希望。
这种看似滑稽的行为背后,其实是玩家对《空洞骑士》深沉的爱。正因为初代作品给予了太多惊喜和感动,玩家们才会对续作抱有如此高的期待。那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感,战胜强敌后的成就感,以及发现隐藏故事时的震撼感,都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体验。
Team Cherry作为一家独立工作室,始终保持着低调和专注。他们很少接受采访,很少更新开发进度,这种神秘的作风虽然加剧了玩家的等待焦虑,却也保护了开发团队不被外界干扰。在游戏行业普遍面临加班文化和匆忙上市的压力下,Team Cherry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——精益求精,宁缺毋滥。
回顾这段跳票史,我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玩家愿意等待这么久?也许是因为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,这种对品质的坚持反而显得珍贵;也许是因为《空洞骑士》构建的世界太过迷人,让人愿意付出时间等待它的回归;又或者,这种等待本身已经成为玩家社区共同的经历,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联结。
如今,站在2025年回望,我们与《丝之歌》的距离似乎正在缩短。尽管等待的过程漫长而曲折,但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。就像初代《空洞骑士》带给我们的惊喜一样,相信当《丝之歌》终于降临的那一刻,所有的等待都将被证明是值得的。
在这个即时满足的时代,也许我们需要这样的等待——它提醒着我们,有些美好值得用时间去交换,有些惊喜需要耐心去守候。丝之歌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。而当我们最终踏入菲亚松王国的那一刻,这场跨越数年的等待,必将成为游戏史上最动人的佳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