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博德之门3》暗影之心演员詹妮弗·英格利希反对被称作”配音演员”,强调游戏表演是包含动作捕捉和情感投入的完整艺术创作。
在《博德之门3》中成功塑造了暗影之心这一经典角色的詹妮弗·英格利希,近日在直播中袒露心声:”我讨厌被称为’配音演员’,这让我非常愤怒。”这番言论在游戏圈引发热议,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游戏表演艺术的价值与尊严。

“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问题,”英格利希在与搭档Aliona Baranova的对话中强调,”它完全抹杀了我作为演员的其他职业成就。”这位凭借《博德之门3》和《克莱尔·默默:远征33》等作品崭露头角的新生代演员,正用她的专业态度为游戏表演艺术正名。
在《博德之门3》的开发过程中,英格利希投入了大量心血。她不仅为暗影之心赋予了独特的声音魅力,更通过动作捕捉技术,将角色的每一个细微表情、肢体语言都完美呈现。这种全方位的表演投入,远非简单的”配音”二字可以概括。
“动作捕捉表演是与配音截然不同的技能,”英格利希指出,”当我们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一个角色时,却被简化为’配音演员’,这无疑是对我们专业付出的否定。”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游戏演员的心声。在现代游戏制作中,演员们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声音表演、动作捕捉、面部表情捕捉等多重任务,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影视表演。
事实上,游戏表演艺术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。以《博德之门3》为例,拉瑞安工作室采用了最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,演员们需要在特制的工作室里,穿着布满传感器的服装,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塑造角色。这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具备极强的肢体控制力和表情管理能力,完全超越了传统配音的范畴。
英格利希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。在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,表演艺术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。一个优秀的游戏角色塑造,往往需要演员投入数月的时间进行动作捕捉、配音、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训练和表演。这种全方位的艺术创作,理应获得与影视表演同等的尊重和认可。
“我希望人们能认识到,我们在游戏中塑造角色时,投入的情感和专业程度与影视表演并无二致,”英格利希说,”我们不是在简单地’配音’,而是在创造一个完整的角色生命。”这番话让我们想起她在塑造暗影之心时的用心良苦——从角色的语气、步态到微表情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。
值得注意的是,英格利希并非第一个提出这种看法的游戏演员。《最后生还者》中乔尔的扮演者Troy Baker、《巫师3》中杰洛特的扮演者Doug Cockle等资深游戏演员都曾表达过类似观点。随着游戏叙事水平的不断提升,游戏表演正在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,需要业界和观众给予应有的尊重。
对于暗影之心这个角色的未来,英格利希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她表示愿意在未来继续扮演这个深受玩家喜爱的角色,但前提是拉瑞安工作室继续参与开发。这种对艺术创作的坚持,再次展现了她作为专业演员的职业操守。
在这个游戏叙事日益重要的时代,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游戏表演的艺术价值。当玩家为暗影之心的命运揪心,为她的选择感动时,这些情感共鸣的背后,是像詹妮弗·英格利希这样的演员们全身心的艺术投入。也许,是时候让我们用”游戏演员”而非”配音演员”来称呼这些为虚拟世界注入灵魂的艺术家了。
正如英格利希所说:”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念台词,我们在创造生命。”这句话或许最能概括当代游戏表演艺术的本质。当游戏角色的情感能够如此真实地打动玩家时,我们是否还能简单地用”配音”二字来定义这种艺术创造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游戏表演艺术正在书写新的篇章,而像詹妮弗·英格利希这样的演员,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开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