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Wreckfest 2》抢先体验版内容精简但撞车手感极爽,毁灭的快感依然到位。
当两辆破车以近乎荒谬的角度撞在一起,金属扭曲、零件横飞,而你坐在驾驶座上,仿佛能尝到自己内脏的滋味——这大概就是《Wreckfest 2》抢先体验版最真实的写照。Bugbear Entertainment 这次依然没有让人失望,他们把“撞车”做成了一种艺术,一种近乎暴力的美学。尽管目前的版本精简得像一辆拆光了保险杠的报废车,但它的核心——那个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“毁灭感”——已经稳稳地立住了。

没有背景音乐,你唯一听到的是引擎的嘶吼、金属的惨叫,以及你自己越来越快的心跳。你要面对的不仅是赛道,还有那29个仿佛从地狱驾校毕业的BOT对手。它们冷酷、精准,几乎不给你任何犯错的余地。但说实话,在这游戏里,“赢”从来不是重点,“撞”才是正经事。
而《Wreckfest 2》在这方面,做得极其出色。
🔧 粗粝的EA阶段,却已见匠心
目前的《Wreckfest 2》还处于抢先体验(EA)阶段,内容不多,甚至有些简陋。只有四辆车可选:两台来自前作的经典肌肉车Roadslayer和Rocket,以及两台新车——“American 1”和“European 1”。后者名字起得敷衍,但设计却颇有味道:一台是两千年代中期风格的美国家用轿车,另一台则活脱脱是八十年代的四四方方大众高尔夫。
菜单界面没有音乐,只有机械的点击声和偶尔传来的远处撞车回响。这种寂静反而营造出一种奇妙的紧张感,仿佛你正站在一座即将被引爆的废墟前,手里攥着最后一张比赛入场券。
但一旦进入比赛,一切寂静都被撞得粉碎。
💥 撞车是语言,毁灭是语法
《Wreckfest》初代之所以成功,正是因为它毫不掩饰自己“就是要撞”的立场。它不像《极限竞速》那样追求拟真,也不像《马里奥赛车》那样欢乐休闲。它处在一种写实与夸张之间的巧妙平衡点上——物理引擎足够真实,让每一次碰撞都充满逻辑与惊喜,但也足够戏剧化,让你一边骂娘一边笑出声。
而《Wreckfest 2》在这一点上,明显继承了初代的基因,并且悄悄进化了。
车辆的损毁更加细腻,不再是简单地“掉个门、飞个盖”,而是从车体结构到悬挂系统都呈现出更真实的崩溃过程。你可以亲眼看着自己的车从一台能跑的比赛机器,变成一坨只能靠惯性往前蹭的废铁——而你还在里面死死踩着油门,仿佛这样就能挽回什么。
正如作者Mark Warren所描述的:“我的膝盖在方向盘内……我的头压在胸口,以至于我可能能尝到自己的肠子的味道。” 这种近乎荒诞的沉浸感,正是《Wreckfest》系列的灵魂。
🚗 不只是撞车,是一场金属葬礼
如果你以为《Wreckfest 2》只是一款无脑撞车游戏,那你就错了。它的驾驶手感其实相当有深度,车辆在不同路面、不同损毁状态下的反馈都非常清晰。你可以靠技巧绕过几个弯,也可以靠蛮力把对手顶出赛道——每一种选择背后,都是一套完整的物理逻辑在支撑。
而这一切,在EA阶段已经能感受到雏形。Bugbear没有急着堆内容,而是先把“撞车的味道”做对了。这让人更加期待正式版的到来——更多车辆、更多赛道、更多毁灭的方式。
🎮 是续作,更是进化
从初代《Wreckfest》到如今的二代,Bugbear并没有选择“推翻重来”,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加法、做优化。这让老玩家能迅速上手,同时也让新玩家能直观地感受到:“这游戏真的太疯了”。
尽管目前内容有限,但核心玩法已经足够让人沉迷。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在同一条赛道上比赛,却每次都能撞出新的花样、新的笑点、新的悲剧。这正是《Wreckfest》系列的魔力所在——它不依赖剧情,不依赖画质,甚至不依赖音乐。它靠的是最原始、最直接的快乐:毁灭。
📌 小结:抢先体验的是骨架,但灵魂已经就位
《Wreckfest 2》EA版就像是一台刚组好的引擎,还没有外壳、没有涂装、没有音响系统,但你一发动它,就知道这东西能跑、能撞、能让你笑出眼泪。
它可能现在还缺少一些内容,缺少一些打磨,但它的底子太好了——那种扑面而来的金属暴力美学,那种只有撞车才能带来的快感,已经足够让你忽略它的粗糙。
如果你喜欢初代,那你没有任何理由不期待它。如果你没玩过前作?那就现在去试试。毕竟,不是每天都有游戏能让你一边撞车一边笑出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