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F1 25》彻底取消“车主车手”设定,你不再是亲自开车的老板,而是专注经营车队、管理两名车手的真正老板。
“好吧,我会开着我自己造的赛车冲上领奖台”——这样的梦想依然存在,但如今,你不再需要亲自坐在驾驶舱里才能实现它。

悬挂着F1展示车的车队总部、精密运作的研发中心、穿着西装而非赛车服的车队老板——这一切,都在《F1 25》全新的「MyTeam 2.0」模式中成为现实。过去几年,《F1》系列的“我的车队”模式几乎沦为鸡肋,玩家要么跳过,要么草草了事,因为除了命名自己的车队和设计涂装之外,实在缺乏真正令人沉浸的经营维度。
但这一次,Codemasters 显然听到了玩家的声音。
《F1 25》带来了该模式自2020年诞生以来的最大变革:你不再是“车主兼车手”,而是一位真正的车队老板。你要做的,不再是亲自握紧方向盘冲向终点,而是站在P房后方,冷静地签下车手、制定研发策略、应对媒体危机,并在两位车手相撞之后——深吸一口气,然后处理这场由你亲手组建的“内斗”。
🧭 一、为什么淘汰“车主车手”?
从游戏设定来看,这一转变极其合理。如今的F1早已不是“一人车队”的时代。像布拉汉姆、迈凯伦那样既是创始人又是车手的传奇,已是上个世纪的童话。如今执掌车队的,是向集团董事会汇报的CEO,是像沃尔夫或霍纳那样的战略管理者。就连埃迪·乔丹那样白手起家的独立车队老板,也几乎被资本收购的浪潮淹没。
开发团队直言:“车主车手这个概念已经不再符合现代F1的运作逻辑。”没错,如今要运作一支F1车队,需要的是数亿美元的资金、企业级的组织架构、以及高度专业的分工——而这些,显然不是一个还能抽出时间开车的人能兼顾的。
所以你这次,是真正的“老板”。没有赛车服,只有笔挺的西装;不需要练体能,但要学会谈判、公关和资源分配。
🧠 二、MyTeam 2.0 真正新在何处?
- 双车手系统 + 周末参赛机制
你仍然可以像红牛那样,在某些时刻选择“只派一辆车出战”,但常态是:你要管理两位车手,与他们分别签订合同、定制训练计划、升级他们的赛车部件,并在每一个比赛周末中选择其中一人代表“你”出赛。
是的,你仍然可以“亲自开车”,只不过那是你的车手之一——某种意义上,你成了他的“替身指挥官”。这种设定既保留了驾驶的乐趣,也强化了“管理者”的身份认同。
- 更真实的车手签约与谈判系统
不再只是简单地点选“签下这位车手”。如今,你要先和他们(以及他们的经纪人)建立关系、展示车队潜力、甚至通过中间人传递意向。车手是否愿意加入,不再只看薪水,还看:
- 荣誉值(Prestige):反映车队历史成就和地位;
- 粉丝情绪(Fan Sentiment):体现当前人气和舆论氛围;
- 竞争水平(Competition Level):是否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赛车?
这些维度都是从《F1 24》的“车手生涯”模式中移植而来,但被重新赋予更深的策略意义。
- 事件决策与资源分配
比赛周末前,你可能突然要决定:是否要为重点车手优先升级新套件?是否要回应媒体对某位车手的批评?是否要因预算限制而削减模拟器训练时长?
这些事件会实时影响车手情绪、车队士气,甚至赞助商关系。
⚖️ 三、好评与担忧:初步体验的两面
从目前约45分钟的预览体验来看,MyTeam 2.0 确实比前几代更有“经营感”,但仍然略显保守。它没有试图做成《赛车经理》或《Golden Lap》那种深度模拟器,而是在“易于上手”和“略有策略”之间找平衡。
好评的点在于:
- 界面更清晰,决策更有代入感;
- 车手签约流程更有“人”的味道,不再像买菜;
- 你可以真正感受到“组建团队”而不仅是“自带干粮参赛”。
但仍有一些担忧:
- 日常运营(比如研发、快进时间)似乎变化不大,老玩家可能会觉得“换汤不换药”;
- 事件系统是否足够多样、是否能长期维持新鲜感,还有待观察;
- 目前看来,这套系统更像是“车手生涯 + 车队皮肤”的融合,而非彻底重构。
📌 结语:一场迟来但值得的进化
“车主车手”时代的结束,并不意味着梦想的终结,而是梦想的扩展。你不再只是一个车手,你是一个创造者、一个决策者、一个真正在幕后书写历史的人。
从“我开着我的车”到“我的车手开着我的车”,这一转变,恰恰是对现代F1的真实映射——赛车从来不只是驾驶的艺术,更是管理的艺术、战略的艺术。
如果你曾因旧版MyTeam缺乏深度而放弃它,那么这一次,或许值得你推开车队总部的大门,走进你的新办公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