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际迷航电影宇宙: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太空史诗

《星际迷航》电影系列从1979年至今共14部,2009年重启版评价最高(82分),2025年新片《星际迷航:第31节》评分最低(37分),整体呈现经典原初系列、下一代系列和重启三部曲三个主要阶段,质量起伏但始终保持科幻探索精神。

2025年1月24日,随着《星际迷航:第31节》在派拉蒙+平台的首映,这个始于1966年的科幻传奇再次拓展了它的边界。由杨紫琼领衔主演的这部流媒体电影,虽然遭遇了评论界的冷遇,却标志着这个系列在数字时代的又一次大胆尝试。从1979年第一部《星际迷航:电影》至今,这个系列已经走过了46个年头,推出了14部长片作品,构建了一个横跨半个世纪的太空史诗。

回顾星际迷航电影的演变历程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系列科幻冒险故事,更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的缩影。1979年的首部电影虽然视觉效果惊艳,却被诟病节奏缓慢、缺乏幽默感。当时的评论家们或许不会想到,这个差点夭折的系列会在三年后迎来它的巅峰——《星际迷航II:可汗之怒》不仅拯救了整个系列,更在2023年被列入美国国家电影登记处,成为公认的科幻经典。

原初系列演员的六部电影构成了星际迷航电影宇宙的第一篇章。其中,《星际迷航IV:回家之旅》以其轻松幽默的调性和环保主题,成为最受普通观众欢迎的作品;而《星际迷航VI:未被发现的国度》则为这个传奇团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,用一场太空版的冷战寓言送别了这些陪伴观众25年的角色。

当《星际迷航:下一代》的演员们接过接力棒,电影系列却陷入了创作瓶颈。《星际迷航:世代》试图完成新旧交替的艰巨任务,《星际迷航:第一次接触》虽然获得了系列最佳评价之一,但随后的两部作品又让这个分支黯然退场。直到2009年,J·J·艾布拉姆斯的重启版才为这个系列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2009年的《星际迷航》以其青春洋溢的演员阵容、快节奏的叙事和震撼的视觉效果,成功吸引了新一代观众。克里斯·派恩饰演的柯克和扎卡里·昆托饰演的斯波克,既保留了原版角色的精髓,又赋予了其现代特质。这部重启作品获得了82分的超高Metascore评价,成为整个系列中评价最高的作品。

然而,这个新开启的三部曲却未能保持这种势头。《星际迷航:黑暗》虽然票房大卖,却被批评为对《可汗之怒》的简单复刻;而《星际迷航:超越》虽然回归了系列的探索精神,却因主演安东·叶尔钦的意外离世和票房表现平平,使得这个分支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。

如今,《星际迷航:第31节》的上映再次证明了这一IP的强大生命力。尽管评论不佳,但它打破了系列的多项传统:第一部由女性主演的星际迷航电影,第一部直接为流媒体制作的系列长片,以及第一次将电视剧角色直接搬上”大银幕”(虽然是家庭影院的小屏幕)。这种跨界尝试或许预示着这个57岁高龄的系列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。

从Metacritic评分来看,星际迷航电影的质量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曲线。奇数编号电影质量较差的”诅咒”(除了《超越》),电视剧改编电影的困境,重启系列的起伏,都反映了维持一个长寿系列的艰难。但正是这种不断尝试、偶尔失败却始终坚持的精神,让星际迷航成为了科幻史上最持久的品牌之一。

当我们仰望星空,想象着企业号在银河系中遨游的身影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虚构的星舰,更是一代代电影人对于探索、包容和人类进步信念的不懈追求。在这个意义上,星际迷航电影系列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航行,它将继续”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”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